清纯唯美第一页


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:2024-01-24





碳交易机制基本框架和基础设施初步建立,形成了与国情相适应的碳价,但在中长期发展路线、市场活跃度、数据质量全流程风险控制水平等方面仍存挑战。

碳市场是中国气候治理机制的重要创新,将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。

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(ETS) 是基于市场的碳减排重要政策工具,是碳定价机制的主要手段,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。

在一个典型的碳市场中,主管部门向企业发放排放配额,并要求企业在履约周期(一般为一年)结束时提交与其排放量相等的配额。

配额短缺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交易,向配额富余的企业购买配额,形成的碳价格信号能够引导全社会实现低成本减排。

碳市场是中国气候治理机制的重要创新,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上,由过去依靠行政命令和财政补贴,向基于市场的碳定价机制转变。

碳市场将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清纯唯美第一页

中国自2011年起开始探索碳市场建设工作,于2013年至2015年间先后启动了“五市二省”试点碳市场,为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在2015年的中美气候联合声明中,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建设国家碳市场。

2017年,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式启动,并于2021年7月16日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开始正式地交易运行,是中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。

虽然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,全国碳市场仅纳入了电力部门,但其已覆盖全国40%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
中国全国碳市场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。

不同于发达国家碳市场采用的基于事前设定总量的碳市场,中国全国碳市场现阶段的设计是基于强度的碳市场,实质上是多行业的可交易绩效标准。

清纯唯美第一页

基于强度的碳市场的显著特征是,向企业发放的配额取决于企业在履约期内,行业碳排放绩效基准和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水平。

行业基准的设置与该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相匹配。

这样的分配规则,既能通过调整行业基准来保证政策的严格性,又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冲击。

碳排放强度高于行业基准值的排放者,将面临配额短缺,可能需要购买配额以满足履约要求;相反,碳排放强度低于行业基准值的排放者,将存在配额盈余,可以通过出售配额的方式获得额外收入。

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已满一年,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
首先,碳交易体制机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。

清纯唯美第一页

2020年12月发布的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是现阶段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法规基础。

登记、交易、结算等配套管理文件,以及发电行业总体设计方案及配套技术指南的发布,标志着“1+N”碳市场管理体系初步形成。

其次,配套基础设施已经投入运行。

记录配额的持有、修改、支付和注销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,以及负责交易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,已分别在武汉和上海落户运行,为碳市场运行提供了平台保障。

最后,在数据质量管理上,碳市场数据监测、报告与核查制度进一步完善,直接推动了发电企业开展煤质参数实测工作,提升了中国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。

在碳交易过程中,中国形成了与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碳价。

首个履约期内,碳配额的成交价格大多在40-60元/吨(约6-9美元/吨)之间波动,平均交易价格为43元/吨。

截至2021年12月,全国碳市场累计交易量达到1.79亿吨,累计交易额约为77亿元,超过了同期欧盟碳市场的交易量。

按履约量(提交的配额除以总排放量)计,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履约完成率为99.5%,表明大多数公司成功履约。

总体而言,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且符合政策预期。

虽然全国碳市场建设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,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

首先,关于碳市场未来中长期的发展尚待发布明确的路线图。

第二,市场活跃度相对较低,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约日期之前,价格发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
第三,在第一个履约期内出现了个别企业数据造假的情况,数据质量全流程风险控制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。

碳市场建设是一项长远的、全局的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。

国际主要碳市场和中国试点碳市场都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过配额超发、市场周期性波动等各类问题。

我们要正确看待碳市场建设初期的挑战,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,更要充分借鉴欧盟碳市场、美国加州碳市场等在配额分配、价格发现、市场调节、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。

具体而言,中国需要及时发布碳市场短期、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以引导市场稳定预期,加强碳市场的立法保障,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和违法违规打击力度;持续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制度,逐步收紧并及时更新覆盖行业的碳排放基准,适时引入配额有偿分配以促进价格发现,同时加强总量控制,逐步向基于总量的碳市场过渡。

未来几年,中国全国碳市场将从电力部门扩大到多个行业,并最终覆盖8000多家企业,覆盖中国70%的能源相关碳排放。

我们相信,一个成熟的中国国家碳市场能够帮助中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并在不久的将来引领全球碳定价制度的发展。

  记者 归怀寒 丹言文 葛珑玲

  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,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“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。版权事宜请联系:010-65363056。

延伸阅读

    
    Baidu
    map